過程中的想法

最近我開始追趕寫故事的進度
七月底一個比賽會截止。我回來放了三星期的假以後才猛然想起來這個是我要參加的。
我還沒搞定!
我在期末的時候發現,文字的使用上有些表達方式是我想作卻作不到的
比如我想要讓這個橋段,或整個故事充滿明亮快樂興奮緊湊的節奏
那我一定要少用一些形容詞、多用動詞

形容詞用的越多,場景移動改變的速度就越慢,不過場景就越清楚真實,越像眺望或好好端詳周遭世界的景象。
反之,動詞運用的越多,整個焦點就會集中在角色互動上、他們的想法或動作、緊張或想法上衝刺的感受。
特別是對話,
我從the catcher in the Rye 原文小說中學到的是,
如果可能的話,把焦點放在對話上,大量使用對話
這樣就能達到緊張的效果、讓讀者能緊貼著主角的思緒

不過文字和影片畢竟還是有差距
我想呈現一些動畫或是電影裡常用的運鏡手法
但文字上很難表現出來
一方面我必須先確認我到底是在寫腳本(拍電影用?畫成動畫用?)
還是劇本?
還是小說?
還是短劇?短篇故事?中篇故事?
想表達的對象是誰?小孩?大人?

這些是非常跳躍的問題,因為我一開始就是採取混合式的策略
意思是:我有時候這段是想給小孩看,下段卻是以大人為對象
有時候我是在寫動畫形式的腳本,有詳細的畫面運作說明,
有時候卻是小說式的對話
更多時候我本人是希望表達成卡通常見的op ed形式
或是有那種能吸引人看五分鐘不轉台的獨特氛圍
那種明快的節奏

所以這讓一個故事變得表達上非常不統一
風格也是。
這些在自娛娛人上是還好,但要拿出去參加比賽就差得遠了
我並不是追求評審或大眾的口味去做的,
這些創作最開始的動力都是為了把我腦袋裡面過剩的天然想法寫下來而做的
我想看看整個故事,我有很多故事在大腦裡,
我好像裝了一個天線在頭上,一直不停接收到外星球來的電波,那些故事其實是遠方發生的真實事件,我只是感知到了,所以寫下來。角色們的感受我也感受到了,他們真希望這個宇宙中也有人能指引他們未來的路。
我不是他們等待的人,我是和他們一樣處境的人。

在大腦中感知到是一回事,但寫下來又是另一回事。
我知道這些故事很精彩,但是寫的時候並不總是順利。

留言

Translate